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机构动态 » 新闻中心 » 一出好戏在潮阳|“空间主题场景营造”的乡村实践

联系我们

广州智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0833038

微 信 号:zjplan1998

QQ   号:2235996379

固    话:020-80926029

邮    箱:zjplan@qq.com 

网    址:www.zhijplan.com\www.nandougroup.com/

地    址: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东一号保利国际广场南塔501-504

邮    编:510335

  扫二维码关注智景

一出好戏在潮阳|“空间主题场景营造”的乡村实践
发布人:客服   发表日期:2024-03-28 03-57-29


“要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视察广州时,对城市建设规划作出的强调。


记忆里的乡愁,是普罗大众对于乡村的真情实感,是真正能够吸引人“走进来”和“留下来”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当下乡镇发展“没流量、更没留量”的突破口。所以,乡镇设计与建设需要立足于本土文脉、村民情感和发展需求,为乡镇定制一幕幕丰富场景,在内引发当地人共鸣、心怀留念、返乡置业,对外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2018年10月,习近平在广州永庆坊考察,强调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关于场景营造,我们在长期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过程中,也渐渐摸索实践出了“空间主题场景营造”的工作方法。




场景,一个最初可追溯到戏剧影视的词汇,“影视无非就是由不同的场景组成起来的完整故事”。如今“场景”一词早已突破银幕的界限渗透进生活,故事也就不止在电影中上演。


譬如爆火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从布景、业态、演艺活动到景区人员的着装和言语,让游客仿佛身临大唐盛世;再有小红书在今年除夕夜策划的陪伴式春晚直播,放大喜庆、团聚的年味来激发观众“边看边买”……这些由场景营造带来的临场感和沉浸式体验,也带给我们多样的技术思考。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营造“全唐”概念的消费场景


△小红书与总台春晚合作推出《大家的春晚》直播,主打“春晚后台唠嗑”,实现了“边种草边转化”的营销闭环


当“场景营造”的概念放之山海之间、乡镇一隅,它又如何赋能乡镇高质量发展? 




休闲,不一定要集中在广场


在过往的村庄调研中,我们一直在乡村中观察村民的生活,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不少硬化驳岸、公共广场面临建完即空置的现状,反而是一些不起眼的大树下,经常聚集着唠家常的老人和玩耍的小孩。这其实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当下农村建设“一刀切”的普遍问题——只关注场地的建设,忽略了场地与人的结合。


乡村的美丽气质,需要定制营造


当前美丽乡村的发展重在建设,类似于“七个一”等具体任务只是在功能、类别上提出了标准,对于审美的把控和最终效果的呈现尚缺有针对性的指引。如何避免建设雷同,陷入“千村一面”的局面,这就需要乡镇有“定制营造”的思维,根据乡村自身的特色内涵,从在地文化、特色产业、自然生态等,提炼出乡村主题,通过“场景营造”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在乡镇运用场景营造的方法,绝对不是简单无序的造景,而是乡村主题气质的定制营造过程。


由此,“场景营造”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运用在于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场地空间需要表达和传递什么价值,二是来访者如何使用场地空间并与之互动。要解答这两个关键问题,需要策划、规划、设计、视觉、运营等全链条的“导演思维”贯穿,最终才能向大众呈现一幕幕动人的乡村主题场景。




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者蔡楚生曾说:“艺术家是通过他的作品与读者或观众建立友谊的。”

2022年,在铜盂镇文旅核心示范带总体规划中,针对蔡楚生故居片区的空间营造,我们尝试以“导演”的视角,“剧组”的组织方式,秉持“与来访者建立友谊”的主旨,开启了对空间主题场景营造的乡村探索,以期回应上文提到的两个关键问题:挖掘记忆,留住乡愁。


△铜盂影视田园的“剧照”


执笔:策划感染力     


一部好的作品,剧本的策划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剧情的发展和故事的演绎。铜盂影视田园,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在主题的定夺阶段,我们摒弃了传统做名人故居的面面俱到,而是选择从一段被时间淹没、但却能够撩动观众情绪的小故事、小角度切入,由此构思出了“永不停止的摄像机”


建国以后,蔡楚生被委以重任,但他心里仍一直牵挂将《南海风云》搬上银幕。促使他终下决心再理这一未了之事,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五四”以来的优秀影片于1956年重新上映,国内外观众、同行纷纷致信,希望他重新投入创作。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评论家乔治·萨杜尔给蔡楚生写信勉励其继续创作,著名的法国电影演员,《红与黑》《勇士的奇遇》等影片的主角钱拉·菲利浦在访华时也提及衷心希望蔡楚生“今后多拍几部更好的影片出来。”


蔡楚生闻言后,感慨说到:“艺术家是通过他的作品与读者或观众建立友谊的,如果停止了创作,他的艺术生命也就完结了。”随后拾起生锈的老钢笔,重新投入到电影创作中……


△左图为蔡楚生先生,右图为“文代会”期间毛泽东为蔡楚生题词“奋斗”二字


通过“永不停止的摄像机”表达,我们希望向来访者传递两个层面的主题价值。一是好奇和兴趣,永不停止的摄像机长什么样子?为什么能够不停止……带着这些疑问走入集星村;二是感怀和致敬,面向蔡楚生先生所代表的中国电影先驱在黎明破晓前探索不止、奋斗不止、创作不止的精神。


△铜盂影视田园的“剧本”——手绘平面


布景:设计吸引力     


作品有了剧本,如何把剧本呈现出来,给观众营造临场感?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服装设计组、道具组、舞美组的共同配合,搭建场景。


复古式的摄影机主体、身穿开领正装、打着领结……一个线条简约、灵动俏皮的拟人IP形象“星先生”诞生,象征着影视热情、奋斗和探索。它是影视田园的主角,也充当着游客们的导游。


△“剧本”的主角——星先生


为了让游客更加沉浸到影视田园的场景里,真正与影视文化产生共鸣,我们将蔡楚生的人生经历融合至“星先生”的角色叙事中,赋予它饱满的人物个性。从自主学习研究的戏剧学徒,到千里马遇伯乐的大师助理,再到艰苦磨练的个人导演,最终凭借《渔光曲》扬名四海,“星先生”完成了自己的电影使命。


△“星先生”出走半生,在奔波中学习成长


同时,我们希望影视田园营造的场景,能够像蔡楚生时代的影视作品,脱胎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为大众发声。于是在场景的构思里,我们强调以人为核心,到访者既是观众,也是演员,能够参与到场景中来共同创作。我们在村口、庭院、稻田等多个场所预留了足够丰富的互动体验空间,供人们休憩、联想、产生共鸣。


△村口,一段展开的胶卷为影视田园奠定开篇基调


△老厝前,新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者的精神纪念


△田野间,“星先生”坐在生锈的钢笔上,那是它过往奋斗的“武器”


△在菜地里“生长”出来的集星影院,成为人们休闲、公共观影的重要场所


△80年前在电影中流露的人文关怀,在广袤的稻田里蔓延


观演:运营新动力     


2023年10月,历时1年08个月,铜盂影视田园项目建成开放,实现了从“施工图”到“实景画”的演变。它是省级丝苗米现代产业园里增产强链的丰收画卷,又是蔡楚生故居里影视文化赓续的艺术画卷,也村民散步休闲游玩的生活画卷……这些动人的实景画,彰显着集星村以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红色文旅和坚持产业振兴三方面工作为抓手的高质量示范成效。


△丰富多彩的铜盂集星村高质量发展“实景画”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经得起市场和大众的检验。项目一经落地,获得潮阳广播电视台、汕头发布等当地官方媒体的高度关注,也不乏游客在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自发宣传,集星村一时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而我们更欣喜于它与乡村生活的高度融合性,它是当地村民日常休闲运动、拍照打卡的好去处,是学生研学、拓展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党建教育、精神传承的文化高地……


△项目地受到多家官方媒体关注宣传



△游客在“小红书”平台上的自发宣传


场景的主题和营造方式随着空间的变换而变化,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探索。自2018年以来,我们探索了乳源的主题城市、东凤芡实的公用品牌、翁源的党建空间、红色大坑的乡村策展、庵埠造纸厂的消费场景……持续在城市更新、产业赋能、党建引领、绿美生态等多个领域里为地方和大众服务,未来会有更多的“南斗剧本”在地方上演。

联系我们
  • 联系人: 请填写您的真实姓名
  • 联系电话: 请填写您的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意向描述: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