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智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0833038
微 信 号:zjplan1998
QQ 号:2235996379
固 话:020-80926029
邮 箱:zjplan@qq.com
网 址:www.zhijplan.com\www.nandougroup.com/
地 址: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东一号保利国际广场南塔501-504
邮 编:510335
扫二维码关注智景
提到党建,人们想到的多是大面积的红色视觉、程式化的内容宣传,这是大多数党建设施的缩影,缺乏与群众交流互动的活泼气息。
另一方面,党建美学、创意党建等党建工作理念被反复提及和应用,党建空间不仅仅是单纯展现党建工作宣传的容器,更是承载一个个党员与群众生动互动的阵地。
△梅山村“共富芬芳”党建精品线,党建元素自然融入村庄空间,形成共建共享的功能场景。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千万工程”经验发源地的浙江省,明确提出要把党建统领贯穿于未来乡村建设各场景之中,将党建元素自然融入村庄空间,形成有感染力、亲和力、信仰力的在地生活场域。
乡村高质量发展,需要空间高质量。党建空间正逐渐扩展衍化为具备党建宣传、主题教育、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互动融合、美学共生已经成为党建空间高质量的新趋势。
2023年,在韶关翁源县乡村党建空间营造设计中,课题组尝试以“群众喜爱的党建”为视角,转变思考方式,以主题设计和创意为驱动,从乡村党建的整体系统性入手,以轻量化的方式营造了翁源党建的特色、故事、方法与生活,为翁源美丽乡村建设补上一块短板。
翁源县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兰花之乡”,近年来打造了“兰乡古韵”廊线和“平步青云”线路等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翁源县选取了“一带两片”(“兰乡古韵”党建廊线、三华片、三青片)的6条重点村,希望从视觉上进行示范创建提升。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赞叹于翁源乡村之美丽,经过近几年持续投入建设,乡村道路通畅干净、生态清澈优美、村容整洁舒适,果园稻田交错生长。这生机盎然的背后是乡村党建持之以恒地工作,如在三青片,党员干部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带动村民拆除违建,让出边角地,共建乡村公园,提升人居环境;在三华片,党员带领群众扩种三华李,在育种育苗、种植技术、电商发展等方面帮助果农,推动三华李规模发展和品质提升;在松岗村,兰花种植、科研、电商、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党员带头先行,推动翁源兰花做到中国第一县;在南塘村,乡贤捐资、村民积极让出自家物业,共同开发湖心坝客家古楼景区。
△在党员带领下,三华李从不足千亩发展现在的3万多亩,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村民的致富果。
△兰花研究院的兰花品种培养大棚。翁源兰花品种研发居全国前列,供应市场60%的国兰。
△南塘村湖心坝客家群楼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心坝的开发,由党员干部带头,乡贤出资,群众让出物业,共同发展文旅产业。
什么是党建?党建就是党员与群众之间一个个生动互动的故事。
但这些故事仅见于政府工作材料,在乡村党建宣传中,则是程式化的、规范化的工作内容,群众无感、参与性低。生硬的党建空间与高颜值的乡村风貌出现了错位,那么,应该为乡村营造什么样的党建空间?
课题组提出了“群众视角”和“小故事大党建”的党建空间场景营造理念,即从村民、企业、游客的视角,去讲述翁源党建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真实故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以“小故事”体现“大党建”,展现翁源党建的温度、信仰和感召。
基于6个村的党建工作特色,课题组提炼了各村的党建主题,以统领各村的党建工作方法总结、党群故事展览以及党建设施主题化设计。在空间设计中,则选取各个村的重点党建空间或示范线路进行策划设计;在落地建设上,党建设施要求低成本建设,因此采用轻量化的方式,少投入、好实施、快速完成乡村党建空间改造提升。
“让党建空间变得好看、好用、可参与”,是项目改造提升的初心。
1、连溪村:连溪·常联系
连溪村是“兰乡古韵”党建廊线上的重点村,也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名村,去年成为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连溪村优美的乡村环境风貌。(图来源于翁源人民政府网)
在调研中,课题组挖掘了连溪村党员干部与群众间丰富多彩的互动故事,如村干部上门通知独居老人参加义诊活动、腿脚不便的老党员仍然积极参加党员大会、党员带头将非遗连溪米面产业化、村民捡稻草自觉守护公共环境等等。
这些日常的故事,是不同的党群联系:连溪村党组织内部的紧密联系、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联系、村庄与外界的经济发展联系,这些“联系”传递着党群连心的朴素情感。
因此,课题组提出了“连溪·常联系”党建示范主题,希望以这样一句日常的、亲切的问候语去讲述连溪村的党群故事,塑造温暖亲切的党建形象,让党群连心成为引领连溪村发展的精神动力。
△连溪村“联系”党建示范游径。
具体到党建空间场景营造上,课题组选取了多个党群故事发生的公共空间,策划设计了一条“联系”主题游径,讲述连溪村脱贫蜕变、党群日常与产业发展的故事,形成“和美新连溪”“党群的日常”“米面连起致富路”三大主题段,以故事线的形式讲述连溪党建经验特色。
作为进村第一站,在党群服务中心前,课题组以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展示连溪村的蜕变,通过“朋友圈点赞”表达在连溪村发展中,党员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积极互动、沟通。同时,以“连溪村回信”的方式,向帮扶干部、村民、游客讲述连溪村近几年取得的成就,传递乡村振兴给村民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选取生态大礼堂、文体广场、村委会这条参观线,以“美丽曝光台”“健康守护者”“党群连心卡”“一定准时到”四组场景,讲述连溪村“随手拍”曝光乡村不文明行为的活动、干部上门通知独居老人参加义诊活动等故事,和党群联心卡、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方法。
连溪米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连溪村通过集体决策,盘活村民小组集体闲置土地,引进懂管理、懂销售的乡贤合作创办“连溪连喜面厂”,带动村民就业近30人,村集体增收6万多元。课题组用“米面拧成一股绳”的设计,演绎党群合力谋发展的进取状态,展示连溪米面从零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并以评论框的形式展示米面出村获得的评价。
2、三华村:红心献李
三华李已成为翁源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华村是三华李的发源地,拥有近500年的三华李种植历史,流传着晚唐诗人邵谒种李的故事传说。
△三华李、书堂石和涂志伟美术馆是三华村特色文旅资源,每年三华李花期和果期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览。相传翁源唐朝诗人邵谒受仙翁赐青果,种下果核后成了现在的三华李。
在过去,三华李虽品质好,但市场行情不好,农户种植意愿不强。为了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翁源县政府积极动员党员带头种植三华李,从政策扶持、标准化生产、品种研发、种植技术改进、电商发展、抗灾救护等方面发力,全方位推动三华李产业发展,使种植规模从最初不到一千亩扩大至如今的3万多亩,让翁源成为“中国三华李之乡”。
三华李成为村民致富果,内核是一颗拳拳红心,因此,课题组提出“红心献李”的党建示范主题,以三华李的红心寓意党建在三华李产业发展上的引领推动作用。
在空间上,沿着新英艺术广场观光线,打造“李谱”“左邻右李”“请你来吃李”“幸福有李”四个主题节点。在设计上,充分利用现状广场围墙、坐凳、树池等空间,设计与场地相融合、功能多元的主题标识。
△以三华李形状设计的三华村新英艺术广场,利用党群合力清拆破旧泥砖房腾出来的用地建成。现状缺乏党建宣传设施,项目通过党建场景营造设计,为美丽乡村赋能。
“李谱”场景以邵谒种李为形象,讲述三华李的历史起源和品种特色,介绍党建引领三华李产业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在电商、文旅方面的发展探索。
新英艺术广场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过程中,党员引领村民让出破旧房屋和边角地,共同建设社区公共空间,课题组以“左邻右李”展现村民建设美好乡村,提升生活品质的故事。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了解到,三华村民风淳朴,经常将卖不完的水果送给邻里乡亲,或者来游玩的游客。因此提出“请你来吃李”场景,建议对广场的绿植进行更换,改种三华李树,由村民共同养护,成熟时期免费提供给游客采摘品尝,展示以礼相待的乡风民风。
3、青云村:理想家园
青云村是翁源县创建省级新农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试点县的先行示范村庄,去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青云村打造的“平步青云”线路是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青云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田园生活和山水环境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调研了解到,珠三角地区游客常到青云避暑度假,租田种菜,感受乡村生活。课题组因此提出“理想家园”党建示范主题,构建理想家园主题游径,而场景营造聚焦青云的乡风文明。
青云村有一个特别的乡俗:家家户户都习惯将自家吃不完的鱼做好标记,放入村中公共水池中暂养,邻里们本着诚信的原则,不会私自抓走别人家的鱼,村民路过更不会随意抓鱼。课题组创作了“路不拾鱼”场景,从乡民和睦的故事中讲述青云村乡风文明治理的工作方法和成效。
青云村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乡村治理示范村,位于法治公园的青云驿站是村民和游客的休憩场所,课题组利用驿站中闲置的宣传牌增加党建宣传内容,创作青云“三治经”场景,展示青云村在自治、法治、德治上的工作方法和成效。
“六尺巷”是一个关于邻里之间谦和礼让的典故,青云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曾以此激励村民让出废弃泥砖房、边角地建设公共空间,课题组因此借“六尺巷”故事,展示青云村党支部凝聚新乡贤力量推动三清三拆工作,与村民、规划设计团队共同规划建设美丽的“两亩园”。
乡村振兴要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课题组选取青云村农产品交易中心,以“追逐的理想不必在远方,在家乡”讲述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和电商交易给村民带来稳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此外,在南塘村,课题组围绕湖心坝客家群楼的开发历程,以游客对景区“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的“三好”评价,提炼“三好南塘”党建示范主题,讲述南塘村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好党群、好乡风、好生活故事。在松岗村,聚焦翁源兰花产业发展中种植、科研、电商、文旅、政务等各链条中的先锋故事,提出“先锋兰花人”主题,希望激励更多人投身兰花产业。在半溪村,提炼了“半溪新希望”主题,讲述这座以希望矿床为中国核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山村,在新时期下转变发展思路,护林爱林,发展生态产业,引入红色、温泉文旅产业,给乡村带来新希望的党建故事。
结语
去年年底,连溪村、南塘村、松岗村、半溪村、三华村、青云村6条村的党建空间营造设计已经全部落地,通过空间主题场景营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成果被一一具象化,大大增加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参与性。
我们更希望,党建空间能成为乡村社区中有温度、有希望、有力量的相遇场所,成为人们愿意驻足、活动的空间所在。
项目名称:翁源县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提升设计
项目地点:韶关市翁源县
业主单位:中共翁源县委组织部
项目负责人:何越
主题策划:梁仕狄、陈凯平、彭丹、杨紫欣
视觉设计:华欣梅、神子浚、邓恒辉
景观设计:韦健、梁倩瑜、夏琼、张文姬、刘炳健
施工图设计:林健城、梁思慧
- 2024-10-17营造田园里的科学城 | 深圳光明首批城市家具设计落地
- 2024-08-13如何走好农文旅融合这条大赛道?
- 2024-08-09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到访南斗文旅集团
- 2024-07-19糖糖大狮爷驾到 | 我们在庵埠设计了一个喜庆活泼的糖果小镇IP
- 2024-07-15新丰之舟,空中花园 | 新文旅建筑的在地实践
- 2024-07-10袁隆平杂交水稻发源地的全域研学开发运营
- 2024-07-10今年夏天,我们要开工建设运营一个“有友”营地
- 2024-07-10百千万工程与新型城镇化,县域如何走好这步棋?
- 2024-07-10让党建空间融入乡村|空间主题场景营造的党建实践